1、视觉检查法
直接观察:
将
钛合金挂具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,最好是在自然光或均匀的白色灯光下进行检查。检查人员可以通过改变观察角度,从不同方向观察挂具表面,如正上方、侧面、斜上方等。因为有些划痕在某些角度下更容易被发现。例如,当光线从侧面照射时,较浅的划痕可能会因为光影效果而凸显出来。
对于大型钛合金挂具,可以将其放置在检查平台上,分段进行观察。同时,为了便于观察,可以使用放大镜辅助检查。对于一些细微的划痕,放大镜能够帮助检查人员更清晰地看到划痕的形状、长度和深度等细节。一般来说,使用 5 - 10 倍的放大镜就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检查需求。
对比检查:
准备一个已知表面无划痕的钛合金标准样板,将挂具表面与样板进行对比。这种方法在检查对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挂具时非常有效。通过将挂具与样板并排放置,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观察,可以更容易地发现挂具表面是否存在划痕。如果挂具表面有划痕,在与光滑样板对比时会很明显。
也可以使用反射率较高的平面物体(如镜子)作为参考。将镜子与挂具表面贴近,通过比较两者反射的光线和图像来判断挂具表面是否有划痕。镜子能够清晰地反射周围的物体和光线,如果挂具表面有划痕,反射的光线和图像会出现扭曲或中断的情况。
2、触觉检查法
手指触摸:
用干净、干燥的手指轻轻触摸钛合金挂具的表面。手指对表面的微小变化比较敏感,能够感觉到划痕的存在。在触摸时,要以适当的压力划过挂具表面,注意不要过度用力,以免划伤原本完好的表面。这种方法对于检查较浅的划痕或者表面粗糙度变化比较有效。
可以采用横向和纵向交叉触摸的方式,全面检查挂具表面。例如,先沿着挂具的长度方向触摸,然后再沿着宽度方向触摸,这样可以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存在划痕的区域。对于形状复杂的挂具,如带有弯曲部分或凹凸结构的挂具,要特别仔细地触摸这些部位。
软质材料擦拭:
使用柔软、干净的材料(如软布、棉球等)擦拭钛合金挂具表面。在擦拭过程中,注意材料在表面移动时是否有阻碍感。如果有划痕存在,软质材料在经过划痕处时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卡顿或者跳跃现象。这种方法类似于手指触摸,但软质材料可以覆盖更大的面积,并且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擦拭材料来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挂具。
对于一些高精度要求的挂具,还可以使用特殊的擦拭工具,如无尘擦拭布或防静电擦拭棒。这些工具可以更好地贴合挂具表面,并且不会在表面留下纤维或杂质,同时能够更敏锐地感知划痕的存在。
3、仪器检测法
光学显微镜检查:
对于非常细微的划痕,使用光学显微镜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。将钛合金挂具表面的可疑区域放置在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,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,观察表面微观结构。光学显微镜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,能够清晰地看到划痕的细节,包括划痕的深度、宽度、是否有裂纹等。一般来说,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从几十倍到上千倍不等,可以根据划痕的疑似程度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。
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检查时,要注意样品的制备。需要确保挂具表面清洁,避免灰尘、油污等杂质影响观察结果。如果划痕较浅,可能需要对表面进行适当的处理(如抛光),使划痕更加明显,便于观察。
表面粗糙度仪检测:
表面粗糙度仪可以测量挂具表面的粗糙度参数,如 Ra(算术平均粗糙度)、Rz(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)等。通过在挂具表面进行扫描测量,得到表面粗糙度数据。如果表面存在划痕,粗糙度参数会发生变化。例如,在没有划痕的情况下,钛合金表面的 Ra 值可能在 0.2 - 0.8μm 之间,当有划痕时,Ra 值会明显增大。
在使用表面粗糙度仪检测时,要根据挂具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探头和测量方式。对于大型挂具,可以采用便携式粗糙度仪进行现场测量;对于小型挂具或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区域,可以使用高精度的台式粗糙度仪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测量。同时,要在挂具的多个位置进行测量,以全面评估表面质量。